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7)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市本级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7)

发布日期:2017-01-07 10:37 来源:常德日报 字体:[ ]

  实干托起梦想 奋斗铸就辉煌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上)


  2016我们做了什么

三大战役  硕果累累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市县乡三级同步换届之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8.6%。

  主要工作和成效  

持续推进园区攻坚,产业发展来势看好。着力夯实园区平台,完成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投入75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60万平方米,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进入候批程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取得新进展,津市工业集中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着力狠抓重大项目,烟厂易地技改、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中锂二期、昊晖光伏、晋煤金牛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引进内外资总额680亿元,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57个。着力帮扶企业发展,开展“千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出台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市财政安排4亿元工业企业帮扶解困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过桥贷款5.8亿元,提供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等65亿元;支持促进创新创业,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新增农民合作社674个、家庭农场1389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着力壮大美丽经济,桃花源景区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建设基本完成,老西门文化旅游街区开业,常德河街开盘,德国风情街开街,穿紫河水上观光旅游开航,华侨城卡乐世界开工,城头山遗址公园开园,万达广场、友阿国际、和瑞欢乐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张营运;成功举办常德旅游节、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乡村旅游丰富多彩,太阳谷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持续推进城市提质,基础建设实现突破。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迎宾大道、柳叶大道西延线、阳明大道建成通车,沅江隧道开工建设,江南风光带建成开放,城市公交优先三年行动全面启动。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76个。加快交通建设攻坚步伐,完成投资95亿元,创历史新高,新改建干线公路151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53公里,完成危旧桥改造182座,黔张常高铁建设进展顺利,沅澧快速干线推进有力,319、207国道市城区改线工程加快建设,德山港区和澧县戴家湾码头基本建成。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线大堤除险加固140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万多处。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云计算中心,加快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智慧城管、智能交通、数字防控、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等系统不断完善,石门云数据中心建成运行。

持续推进民生升温,群众福祉不断改善。扎实开展教育卫生攻坚,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39所,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65所,建成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8所,常德技师学院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医疗卫生项目343个,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石门县、澧县、汉寿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医疗机构,常德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确定兜底保障对象2.7万人,开工建设易地搬迁项目59个,实现8万人脱贫。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新增创业主体2.7万户,五类保险新增参保19.1万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三山”保护工作全面启动,津市毛里湖创建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不断创新社会治理,“3+N”社区治理模式和网格化治理机制全面推行,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打造“一个中心”,实现“三个迈进”,建设“五个常德”,强力推进“四大会战”,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德睿

  回眸 过去那四年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常德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四年。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适应新常态,善于新作为,敢于新突破,集中打好“三大战役”,奋力开启新常德新创业的宏伟征程,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这四年,我们千方百计稳增长,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2038亿元增加到2016年2900亿元(预计数,下同),总量居全省第三,年均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14.8:49.5:35.7转变为13:44: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倍和1.5倍。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大力推进“1115”工程,全市亿元企业达到505家,百亿产业达到8个,百亿园区达到7个,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是2012年的1.8倍。农业现代化推进有力。五个“双百亿”产业初步形成, 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这四年,我们全力以赴抓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力度空前。编制实施总体城市设计,市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0万,城镇化率提升到49.3%。“三改四化”新建改造骨干道路和大街小巷310条280公里,铺设地下管线1100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11.5万户,建成“三馆三中心”、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武陵阁步行城等一批城市新亮点。成功跻身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县市城区提质扩容掀起高潮,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7个。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248亿元,新建高速公路226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600公里,实现了城市与高速公路、空港“八进八出”的快速对接。

这四年,我们尽心竭力惠民生,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全市民生支出累计投入13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400元和12700元,是2012年的1.3倍和1.6倍。新增城镇就业2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2连增”,累计支付社会保险待遇318.2亿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大幅度提高,新建改扩建各类养老机构302个。教育卫生三年攻坚成效明显。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965所,建成合格学校600所;新建改扩建医疗卫生项目932个。脱贫攻坚扎实推进。26.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四年,我们攻坚克难促改革,发展活力充分显现。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聚焦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重大改革事项,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乡镇区划调整全面完成,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商事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公路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公车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合作呈现新局面。突出承接对接和战略合作,先后与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10多家央企、省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华侨城、万达、保利、浪潮等战略投资者。累计引进内外资总额2361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01亿元。

这四年,我们公开透明重监督,民主法治全面加强。坚持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之内,置于严格监督之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人大代表视察检查活动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1件、政协提案1546件。

这四年,我们坚持不懈优服务,行政效能显着提升。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编制公布“三清单一目录”,强力推进“六个压减”,“三公”经费压减41.7%、行政审批事项压减34.5%、审批时限压减64%、市级权力事项精简26%。加强社会求助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政务服务等平台建设,创新性编制《政策清单》,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展望 今后这五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的工作部署,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一三五”的发展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打造“一个中心”,实现“三个迈进”,建设“五个常德”,强力推进“四大会战”,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一个中心”,就是要努力把常德打造成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三个迈进”,就是要迈进高铁时代、迈进大城市时代、迈进千亿产业时代。建设“五个常德”,就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智慧常德,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健康常德,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常德,坚持开放发展、建设现代常德,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常德。推进“四大会战”,就是要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交通跨越大会战、园区攻坚大会战、城镇带动大会战。

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优化,各项保障更加健全,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通过五年努力,奋力夺取新常德新创业的新成就,开创新常德新创业的新辉煌。

建成交通枢纽,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完善航空航线布局,打造空港物流基地;实现黔张常、长益常高铁建成通车,宜常高铁、常岳九铁路开工建设,呼南、厦渝高铁在常德交汇,成为高铁“新贵”城市;建成益常高速复线、安慈高速,实现县域高速公路全覆盖;完成沅澧快速干线建设,形成市域内快速通勤圈;完成沅澧航道、淞虎航道系列整治工程,积极打造常德水运新优势。基本形成高速、高铁、航空、水运一体化,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网络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建成千亿产业,壮大经济跨越新动能。把烟草、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现代装备制造业培育成过千亿的支柱产业,确保建成德山千亿园区,力争建成常德国家级高新区和津澧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壮大美丽经济,确保桃花源建成国家5A级景区、柳叶湖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常德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为经济跨越打造强力引擎,注入强劲动能。

建成双百城市,构建城镇带动新格局。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迈进大城市时代,让城市功能更完善、品质更精美、品位更时尚;建成沅江隧道、沅水四桥等重点项目,加快北部新城、东部城区、江南新城、德山新城等片区建设,实现“一江两岸”“一体三极”协调发展;强力推进澧县、津市合并设市,加快常桃融合,构建津澧、桃源副中心,加快县城城市化,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等特色小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实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跨越,走出一条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城镇群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建成开放高地,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形成开放的发展平台,构建完善的开放口岸,建成常德保税物流中心;形成开放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开放的经济发展格局,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新的突破,累计引进内外资总额4500亿元。通过五年努力,把常德建成现代化的开放发展高地,努力实现开放崛起。

建成全面小康,谱写幸福和谐新篇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18年实现全市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提前实现全面小康;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左右,巩固提升城乡饮水安全全覆盖成果,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实干托起梦想 奋斗铸就辉煌——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下)

2017我们要做什么

开创新常德新创业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完成省里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十大项目

1、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升级

坚持创新引领战略,把工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努力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园区攻坚大会战。支持常德经开区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西洞庭生物科技园、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大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80亿元以上。完善“一权两制一司”运行机制,提升园区自主发展能力。力争新增1个百亿园区,确保常德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促进产业升级。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湖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启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入5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新增亿元企业10家以上,“1115”工程企业产值突破一千亿元。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完善厅市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12%以上。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创建名品名牌。

强化企业帮扶。全面落实帮扶工业企业十条等政策措施。加强政银企衔接协调;鼓励推广使用地方名优产品,深入推进“千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绿色供给满足绿色需求。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安全;转型发展生猪、水产等养殖业,加快发展蔬菜、林业、油茶、乳业等高效产业,提升五个“双百亿”产业水平。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西湖西洞庭、桃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柑橘、茶叶等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甲鱼、葡萄等特色产业向专业园区集中,新增省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15个。

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营销,培育和打响常德农副产品品牌。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

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措施,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500家、农民合作社500个、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

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常德农产品物流交易展示中心、农机大市场等流通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

3、大力推进服务业繁荣扩张

以服务业繁荣带动消费扩张升级,加快打造泛湘西北区域消费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做大文化旅游业。突出核心景区建设,确保桃花源景区7月盛大开园,完成华侨城卡乐世界等项目主体工程,积极支持城头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壶瓶山、花岩溪、林伯渠故居等提质升级。推进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整体联动,积极融入湖南旅游“金三角”,积极培育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新热点,突出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亮点。

做强现代金融业。支持常德农商银行和各县市农商银行做大做强。激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对实体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新增银行贷款150亿元以上、表外融资150亿元以上。鼓励企业创新融资模式和渠道,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做活商贸物流业。推进白马湖、阳明湖商务商贸中心建设,进一步激活商业区域的人气财气。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促进中小物流企业整合发展,推动物流网络向乡村延伸。加强与龙头电商合作,扶持和培育本土电商示范企业,推动本地产品线上销售,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做优其它服务业。推动研发设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健康养老、健身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稳定房地产投资和供需,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大力推进城镇更新提质

实施城镇带动大会战。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围绕宜居安居抓城建,围绕产城互动抓城建,围绕片区开发抓城建。完成城市总体设计编制报批,逐步推进“多规合一”,更好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大力推进18个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完成江北城区3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打造技术示范基地和国际论坛“两大品牌”。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公共停车场所、便民服务网点等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放开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依法维护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融入城市。

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城市管理“一改四化”,更好发挥街道、社区作用,推进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完善运营市场化管理方式,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规范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规范道路停车管理,大力开展建设工地渣土、户外广告、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良好形象。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完善县城发展规划,支持县城提质扩容,稳步推进津澧融城,启动一批标志性融城工程,扎实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新型城镇化试点。

5、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实施重点工程项目500个,完成投资1300亿元。

健全交通网络。全力推进交通跨越大会战。加快黔张常高铁建设,加快安乡长岭洲、桃源陬市、津市窑坡渡码头建设,完成沅水浦市至常德、澧水澧县至茅草街航道整治,启动鼎城蒿子港、汉寿岩汪湖码头建设。加快石门杨岭岗大桥、安乡长岭大桥、津市澧水二桥建设,确保安乡石龟山大桥建成通车,改造病危桥及渡改桥122座。推进沅澧快速干线建设。加快推进319、207国道市城区改线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13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

完善水利设施。投入资金40亿元,重点推进江河湖库连通、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一线大堤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强堰塘清淤扩容、渠道疏浚、机泵整修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两水四岸”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黄石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农村饮水安全提质改造。

强化能源保障。加强城乡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建成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电线路常德段,加快500千伏常德北输变电、220千伏汉寿同心输变电等项目建设,加快岳阳至安乡、石门至张家界天然气管网建设,有序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多能互补。

建设智慧城市。加强政府数据资源共享,抓好“我的常德”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建设,完善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数字防控三大平台,加快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建立统一的智慧常德协调指挥中心。支持武陵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城区。启动中小城镇宽带提速工程,构筑城乡一体化信息高速公路。

6、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全力放权扩权。凡是已经明确下放到县的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到位;凡是明确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不得变相审批;凡是有利于县域发展的管理和审批权限,一律能放尽放。扎实推进石门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陬市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工作。

强力引导带动。加强对县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积极谋划推进能够带动县域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市级引领发展、市县联动发展和县域自主发展水平。积极支持县市争取项目资金、争创各类试点示范、引进战略投资者。

倾力关心基层。顺应合乡并村后的新情况,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资源,抓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乡村社区运转经费保障力度,保障好乡镇、村居干部待遇。关心基层干部成长,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鼓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清理规范压缩面向基层的检查考核、评比达标活动,切实为基层减负解难。

7、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加强生态保护。科学划定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优先保护耕地,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城乡生态创建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15个以上。支持湿地公园建设。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建成美丽乡村20个以上。

强化环境治理。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5天以上。认真开展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

促进绿色发展。完成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推进水泥、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加强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广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节约、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8、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拓展

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全力推进中央和省里确定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市里确定的自主改革,力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形成常德特色。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农垦体制、综合行政执法、预算管理、税收征管、商事制度、供销社、国资监管体制等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

全力以赴扩大开放。狠抓区域合作升级,建设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城。狠抓口岸平台升级,加快常德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狠抓贸易提档升级,坚持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大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和出口大户,全力推动“德企出海”。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强化精准招商,以最大的决心和诚意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外向型企业。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注重招商实效,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50个以上,引进内外资总额750亿元以上。

9、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深入推进“两个全覆盖”“五个精准到户”,切实办好新“六件实事”。实施精准建档和挂图作战,突出产业帮扶、金融帮扶、智力帮扶,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贫困对象退出机制、资金项目监管机制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科学制定脱贫计划。确保石门县贫困县摘帽,全市贫困村退出150个以上,脱贫8万人以上。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展新就业形态。新增创业主体2.7万户,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保扩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和精准度,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融合。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职教大学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全面启动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确保各区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提升教育质量,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培育“名、优、特”教师。

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建设。拓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检测预警与防控,抓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作。扶持和规范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以文化自信为引领,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和行业监管,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奥体中心、第二工人文化宫等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开展社区文化节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培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办好第七届市运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10、大力推进社会治理规范有序

保障公共安全。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网格化、信息化监管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城乡安全、人民安宁、社会安定。

完善治理机制。着力推进完美社区软件建设,全面完善“3+N”治理模式和网格化治理机制 。推行农村社会治理“3+X”模式,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社会治理信息化、网格化、法治化常德模式。

维护社会稳定。有效推动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工作,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规范和整治信访秩序,使矛盾隐患化解在初始和基层。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