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也能成批生产?看看他们研究出了啥

家畜也能成批生产?看看他们研究出了啥

发布日期:2019-10-09 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字体:[ ]

本网讯(记者刘一明)近日,我国科技部农村中心在浙江宁波完成了对“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项目的中期检查,专家组现场考察了该项目课题五主持单位——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听取了该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田见晖的执行情况汇报。

我国是世界养殖大国,猪、牛、羊存栏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养殖总量之最并不意味着养殖技术之强,很多规模养殖场缺乏先进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与工业化生产技术,造成人工、饲料、兽药等生产成本偏高。以养猪为例,我国国家统计局与英国养猪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对比显示,我国每头母猪年生产商品猪头数仅约发达国家的1/2。低效率、高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生猪、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以定时输精技术为核心,初步实现了批次化生产管理,有效提高了规模养殖生产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而我国规模养殖仍然受困于批次化生产技术难题,难以实现工业化管理。破解繁殖调控技术难题,全面提高规模养殖生产效率已迫在眉睫。为此,2016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成立了包括大学、研究所、制药企业以及温氏、牧原等大型养猪企业参与的”全国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指导定时输精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该技术存在的药物缺乏、程序有待优化等问题,2017年,协作组组长田见晖主持申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项目,并获得资助,如今该项目已完成中期目标,并取得重要进展。

家畜批次化生产高效又经济

田见晖介绍说,规模养殖场实现工业化管理好处很多:除了提高繁殖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还可减少疫病交叉感染、改善工人福利,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经济高效。

“养殖场实现工业化管理并不容易,不但要有技术支撑,还需要药物支撑,其中,缺乏烯丙孕素、卡贝缩宫素、布舍瑞林等关键药物,是制约我国定时输精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最大瓶颈因素。”田首席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项目组在定时输精关键药物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烯丙孕素新兽药及其内服溶液已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填补了我国繁殖调控技术研发的药物空白,奠定了规模养殖场通过批次化生产实现工业化管理的坚实基础。

那么规模化养殖场是如何通过这几种关键药物实现批次化生产与工业化管理的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田见晖详细地讲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工艺过程:“对于后备母猪,需连续饲喂烯丙孕素18天,使处理母猪发情同期化;停喂42小时后,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使母猪卵泡发育;80小时后,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促使这批母猪在同一时间段排卵;再过24小时,对母猪进行人工输精。为提高输精效率,在输精16小时后再次输精。这一定时输精程序能保证同批母猪在2天内完成输精。接近预产期时,再使用卡贝缩宫素进行同期分娩控制,进一步确保这批母猪集中产仔。对于经产母猪而言,可参照后备母猪程序,但通常不使用烯丙孕素处理,而是利用同期断奶实现发情同期化。”

据介绍,在以前,养殖场由于缺乏有效的繁殖调控药物和技术,难以进行批次化、工厂化生产,发情的随机性使成百上千的母猪分散配种、分散产仔,不但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养猪工人还要日夜轮班值守,以应对随时发生的母猪分娩。同时,同一圈舍猪仔日龄的不同,也使接种疫苗、更换饲料配方日期过度分散,管理起来又麻烦,成本又高。而今,通过精细化繁殖调控,同批母猪能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同天输精、同日产仔,这样的批次化、工厂化生产方式,使养猪工人能集中时间完成同批母猪的同一项工作,不但节约了大量人工以及物资成本,还让养殖场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和销售。

在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瓶瓶铝制罐装的烯丙孕素内服溶液正在流水线中分批装箱。三生公司高级工程师翁士乔介绍说,2018年初,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烯丙孕素及其内服溶液,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同年6月获得农业农村部生产许可,结束了我国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生产领域无药可用的被动局面。

多项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承担单位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该项目摒弃了国外烯丙孕素原料毒性高、反应步骤多、成本高等工艺缺点,通过原料合成与制剂工艺创新,建立了参数简单、步骤少、纯度高、成本低的新工艺。项目还通过工艺创新,提高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的产品纯度,降低了内毒素,产品效价超越欧洲标准。项目组还研发出抑制PMSG不良反应的药物,提高了母猪定时输精的受胎率和窝产仔数。这些药物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技术研发过程中,项目组引入B超技术研究了母猪卵泡动态发育与排卵规律,打开了母猪卵巢对外源激素处理应答效果的暗箱,建立了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可视化监控平台,利用该平台建立了两点式查情与发情促排的定时输精新方案。

项目组还创建了新型水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研发了母牛早期妊娠诊断自动监测平台;优化了绵羊定时输精技术体系,建立了物联网繁育管理系统。

新工艺助推生猪稳产保供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遭受非洲猪瘟打击,为保障猪肉供给,稳物价、稳民心,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促进生猪产能尽快恢复。

基于定时输精技术的批次化生产工艺,可使规模猪场真正实现“全进全出”,不仅能提高母猪繁殖效率,而且能充分进行猪舍消毒防疫,减少病原微生物的长期滞留和传播。该工艺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动物免疫力、减少易感动物等方面,有助于化解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对生猪业的影响,促进生猪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田见晖告诉记者,批次化生产避免了规模猪场不同批次猪群间直接接触,降低了疫病感染机会,确保猪群健康。同批次仔猪出生日期相同,保证了“同一批猪同时入栏、同时出栏”,同进同出的生产模式,确保养殖者有足够时间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栏舍清洗、消毒和干燥,尽可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这也是批次化生产能整体减少猪场疫病交叉感染,预防非洲猪瘟的核心所在。进一步破解我国批次化生产技术难题,能够帮助更多规模化养殖场实现工厂化管理,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并减少疫病感染风险,降低人工、疫苗、饲料等成本,加快生猪恢复生产,为保障猪肉供给助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