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民政局“三法”优化民生服务环境

    津市市民政局“三法”优化民生服务环境

    发布日期:2019-10-30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字体:[ ]

    今年来,津市市民政局按照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的定位,将民生融入服务深度抓,转化为实践具体抓,通过履责上做“加法”、政务上做“减法”、行政上做“除法”,做大了责任增量、减少了程序存量、提升了行政质量。

    履责上做“加法”。通过在组织领导和责任延伸上做“加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纪检负责人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及局直单位法人为成员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网络,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层级负责,确保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组织全覆盖、领导全负责、干部职工全参与,做到了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联络,能力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磨炼,工作在一线推进,政策在一线宣传。

    政务上做“减法”。循着“政务一次下沉、网络一线承载、服务一窗办结”的路线,通过眼睛向下、刀刃向内做“减法”,一次性将11项事务下沉到村级办结,使审批时限由292个工作日压缩到33个工作日,压缩了88.7%。现在群众只需一张身份证、填写一张申请表,就可由村(社区)直接入库进行核查比对、认定和办理,先后办理低保、临救、养老等下沉政务服务便民事项500多件,通过把政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行政上做“除法”。将民政直接面向群众的事项从局机构剥离,目前已有14件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窗口,并进行了程序上的简化和办理上的优化,除掉了大量繁琐重复的程序。其中,社会组织的审批及慈善组织认定事项办理时限由之前的法定办理日期60天简化为一次性办结的即办件,并通过简易程序进入孵化基地,共培育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群众自治等社会组织85家。另外,地名命名、更名、登记审批和对行政区域界线认定事项由原来的5-6套资料简化为一表申请、一表审批,使区划地名工作与发展同步到位,先后及时命名新建街道38条,重新调整精简、改革、合并后的城市社区、农村村居区划123个。

    (津市市民政局   张明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