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从事文学创作20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作品集22部,作品上百次被转载,多次获全国性大奖。他创作涉及的文体多样,包括微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其中影响最广、最为读者知晓的便是他的微小说。
今年1月15日,美国着名华文报纸《伊利华报》以一个半版面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推出戴希专辑,报道其微小说创作的不凡实绩,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文学即人学
戴希热爱生活,为人正直。他的微小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抒写人性与人情之美。如《想听听你的声音》《奶奶的告诫》《爱的谎言》《永远是朋友》《想念白雪公主》《租个男友陪病父》《可怜天下女儿心》《母亲》等等。《想听听你的声音》将异性之间纯洁无暇的关爱与友情,描绘得感人至深。
戴希的作品立意积极健康,旨在挖掘生活中体现正能量和主旋律的真善美。《其实很简单》和《每个人都幸福》就是典型代表。《每个人都幸福》里,苏浅智慧地开导、帮助一群有缺陷的残疾儿童,教他们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幸福。“每个人只有一点不幸,却有许多意想不到而又弥足珍贵的幸福”,道出了普通人解码幸福的秘诀。
戴希的另一类微小说则是针砭现实、讽刺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社会题材类小说。他善于用幽默夸张的笔法,去关照映射笔下人物扭曲的、貌似一本正经却荒诞不经的所作所为。如在代表作之一《危房》里,水冷村小学的校舍岌岌可危,石村长打了一个报告,县委书记做了重要批示,于是,副书记、副县长、教育局长都做了批示。最后,这个报告又回到了村里,成了无法实现的一纸空文。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深藏着极度愤慨的情感波涛,使小说具有打动人心的张力。这类作品指向的都是我们并不陌生的社会现象,戴希善于抓住典型现象,取材独特,作品令人深思,拍案叫绝。
文学即人学。戴希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写尽人生百态,写透芸芸众生,将一篇篇微小说精品呈现给读者。
不断尝试常写常新
“我写微小说从来不是为了成名成家,纯粹是为了充实,为了消遣,为了快乐。”谈到创作初衷,戴希告诉记者。
正因有一颗平常心,戴希的创作从容淡定。作品发表了、转载了、获奖了甚至成名了,照样云淡风清,只当自己幸运。这么多年,他写作从未畏难过,不断尝试创新。从题材上看,历史的、社会的、人生的、情感的都有涉猎。从人物来讲,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甚至小偷,都试着刻画。从写法而论,诗歌、散文、杂文、小品等文体的艺术技巧能借鉴的都尽量借鉴。为了把微小说写得如杂文一般深刻犀利,他刻苦地练过杂文;为了把微小说写得比散文更有亲和力,他潜心创作散文,并出版了《释放心情》和《只想听到你的声音》两本散文集;为了把诗歌的弹性、内敛、突兀、诡异移植进小说创作,他经常读诗,利用诗歌体裁写微小说,还出版了《三月深处》和《凝视》两本诗集。
经过多年的刻苦尝试,戴希成了讲故事的高手。综观戴希的微小说,无论几十字,还是上千字,你都难找出多余的字、词、句,用字用词用句几乎到了吝啬的地步。也许,短到不能再短,是戴希的创作理念。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戴希微小说也极具特色,特别注重波澜起伏。读戴希的微小说,大多有跌宕起伏、余音绕梁之感。他笔下的人物看似简单,却是集世间芸芸众生于一身。他笔下的故事看似信手拈来,却极富生活气息,让读者深陷其中。仿佛他写出的不是文字,而是一段人生、一段历史。
正如作家林非所言,“戴希的微小说简练、精致、有趣,并涵深意,乃上乘之作也。”
愿武陵微小说传播更远
作为武陵区文联主席,戴希觉得,自己不仅是一名作家,更应担负起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的重任。在他的带动下,武陵区微小说创作成了一股清流,微小说作家达到40余名。其中,位居“中国小小说50强”的就有戴希、伍中正、白旭初,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微小说作家还有欧湘林、刘绍英、夏一刀、唐静、聂鹏、彭美君、李海蠡、郭虹、王祉璎、唐波清等等。如此多的微小说作家聚集在武陵,互相学习,形成合力,武陵微小说创作硕果累累,每年在《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公开发表微小说作品数百篇,其中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权威选刊选载,湖南人民出版社还公开出版了《武陵小小说精选(汉英对照)》一书。这种现象逐渐引起国内外文学界的重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白庚胜、叶辛,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朱文辉等,均对武陵微小说文化品牌寄予了高度评价。
成为武陵微小说群领军人物的戴希,多次应邀参加省级以上的国内外微小说活动,推广武陵微小说与武陵文化。2016年9月18日,戴希在泰国曼谷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题为《我们怎样助推微型小说发展》的专题演讲,全面宣传和推介武陵微小说。通过他的积极奔走,全国首家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创作基地、中国微电影创作基地先后落户武陵区,而武陵区连续5年举办的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更让这一地方文化品牌越来越响亮。
戴希说, 他期待武陵微小说精品更多,传播更远。在他看来,世界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需要微小说。因此,创作之路上,他会风雨兼程,执着前行。
|